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

佛光童軍與國慶鳥之「鷹」緣聚會

【人間社 余玻莉 屏東滿州報導】
10月8至9日,來自屏東佛光、潮州佛光與普賢佛光童軍團共45人,於恆春、滿州鄉與社頂公園,進行一場恆春古城探索之旅,並與國慶鳥進行一場難得的「鷹」緣聚會。

此次生態探索之旅由屏東團總團長張桂錚、潮州團團長林真合共同規畫,並邀請林務局轄下導覽員林寬龍,為大家進行兩天的導覽解說。首先參觀農曆七月十五恆春盛事豎孤棚,一行人登上恆春古城,見證光緒年間建造的第一座古城的歷史足跡,隨後前往滿州鄉港口村里德橋進行國慶鳥的觀測。

林寬龍指出遷移,是生物因應季節的變化,追尋食物資源的移動,離開熟悉的棲地,踏上遙遠的旅途。屏東墾丁每年秋天進入遷徙性猛禽過境高峰期,國慶日前後灰面鵟鷹及赤腹鷹會陸續飛越南台灣山區高空。灰面鵟鷹是屬於完全遷移性猛禽,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烏蘇里、中國大陸東北至河北一帶。到了秋季因北方天氣轉冷食物缺乏,即往南遷移度冬。9月由赤腹鷹過境為墾丁鷹季揭開序幕,會在下午4時許盤旋下降夜棲林間,清晨起飛,滿州鄉里德、港口村是最佳「落鷹」賞鷹點。

因為天候不佳,以致無法順利看到鷹落,但夜觀路蟹彌補了孩子們白天的缺憾。林寬龍帶領前往後灣,進行夜觀陸蟹。林寬龍指出每年農曆七月到九月的月圓前後,陸蟹媽媽會抱卵,冒著生命危險通過馬路回到海邊產卵。馬路是生態很大的浩劫、殺害很多物種生物,因此需義工前來協助陸蟹過馬路。又因人類大量撿拾貝殼,讓寄居蟹沒有殼可以換,以致寄居蟹只能在沙灘上任意找各式各樣的垃圾來當殼。在黑貓阿姨大聲疾呼下,企業家捐贈一貨櫃的殼,讓寄居蟹得以免除無殼可換的窘境。林寬龍提醒要尊重自然生態,千萬別做破壞環境的人,要讓地球上的生物物種都和平共存。

墾丁社頂公園凌霄亭是起鷹觀賞的最佳地點,隔天一早五時,大小童軍自動起床盥洗並在屏東童軍團輔導有林法師的帶領下,在東海寺大殿完成早課,接著趕往社頂公園觀起鷹。雖期待看到起鷹時形成「鷹柱」、「鷹河」、「鷹海」等自然奇觀,可惜只觀賞到為數不多的老鷹,十分抱憾。林寬龍隨即帶領大家進行社頂公園豐富的生態和地形探索。

社頂自然公園位於墾丁公園東南側,面積達180多公頃,以珊瑚礁林形成的地形為主,保留著原始自然生態。一路上林寬龍鉅細彌遺介紹各種恆春的植物,及隨處可見鐘乳石、石筍、石柱等石灰岩洞地形,並帶領挑戰秘境。挑戰大峽谷時,有小狼突來的幽閉恐懼症,心跳的很快,屏東團行義黃冠穎立刻給予支援,協助小狼順利通過峽谷,讓團長們很欣慰其能觀察入微、日行一善的表現。

普賢團小狼許川延認真地依照老師指示做鷹哨,將瓊崖海棠的種子外表磨光,並將最頂端磨平後以磨尖的樹枝,戳進搗碎果仁,倒光果仁並完成鷹哨覺得很有成就感。潮州團李泓霆小狼印象最深刻的是當行經大峽谷時,吹著鷹哨時,竟讓遊客誤以為真的有老鷹,十分佩服導覽老師就地取材就可製造出鷹哨的功力。

屏東團幼童林庭寬此番學到判別老鷹的知識,夜間觀察時認識陸蟹和一般螃蟹的不同,覺得生態之旅很有收穫;林廷寬媽媽表示此次參與,看到童軍團的紀律與常規,深感將孩子送到童軍團是正確的選擇。

屏東團羅浮羅苡甄對「恆春古早叫琅嶠,偏僻朝廷管未到,自從牡丹事件了,城門疊起來顧朝朝(台語)」是蕃人為了要防禦原住民而衍生出的厘語,記憶深刻;服務員邱秀蘭感動於黑貓姐發起寄居蟹募殼活動,這次夜觀時發現大量背好殼的寄居蟹,雖然必須隨時注意腳下,讓人興奮於生態復活秀。

有林法師表示,此次屏東團、潮州團、普賢團三個佛光童軍團的聯團活動,是友誼的凝聚,也是學習同體共生、共學共好的展現,透過生態探索讓童軍們在學習尊重生態、愛護環境的過程中,也體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