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人》進教案 佛光人共學讀出生命力

【人間社 簡麗珠 台中報導】
「讀書會中應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聲音。」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舉辦的「2025電影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第二梯次課程於5月25日在佛光山惠中寺登場,吸引來自全台88名校園生命教育講師、人間佛教宣講員及校園讀報教育老師參與。課程由台北大學教授方隆彰主講,以電影《台灣超人》為引導素材,帶領學員實作讀書會「四層次帶領法」,進行深度對話與實務練習,深入體會帶領技巧與團體互動要領。

此次為期四天的培訓分三梯次進行,內容涵蓋閱讀引導、提問設計、對話技巧與團體動力處理等主題。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特別出席勉勵學員,強調「把時間與擁有的放在哪裡很重要」,並肯定讀書會推廣慈悲與利他的精神,鼓勵大家持續精進學習,在菩薩道上影響他人、成就自己,滾動善的循環,發揮正向社會影響力。

方隆彰指出,帶領讀書會不只是提問與對答,更關鍵的是營造出一個自在、正向且安全的對話空間。當成員沉默或發言離題時,帶領者應反思是否設計了能激發回應的問題,並提供足夠的包容與支持,讓成員有勇氣表達。他強調,學會傾聽與「接住」,就是尊重與理解的開始,也是有效對話的起點。

「讀書會中應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聲音。」方隆彰提醒,讀書會不是一對一的交流,而是集體對話的場域,帶領者應以開放心態接納異見,並善用這些聲音作為討論教材,激發多元觀點與學習能量。這樣的對話不僅能擴展理解,也能讓成員感受到被看見與被理解的溫度。營造「有機會、有希望」的氛圍。

針對實務中常見的困境,現場亦進行提問與回應。例如李秀珍詢問,當成員偏離主題講到忘我時該如何處理?方隆彰建議,應先傾聽並接住對方的話,再適時整理重點,引導回主軸。若為熟識成員,可較直接提醒;若為新朋友,則需以更溫和方式處理,亦可邀請其他成員回應,讓團體自然將討論拉回主題。

方隆彰也強調,帶領人本身的自在感會影響整體氛圍。當帶領者愈自在、愈能量充沛,整場討論就愈能產生希望與可能性。這份自在來自於高度的自覺力、靈活的思考與持續的實踐,唯有經由不斷練習,才能逐步熟練。

學員普遍表示,此次課程收穫豐富,不僅學到具體實務技巧,也體會到讀書會背後深層的人我互動與生命連結。期待未來能將所學應用於推廣教育現場,也希望能持續有這樣的交流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