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共修 2025 年 5 月 20 日 儲備校園生命教育能量 電影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啟航 【人間社 胡琇媚 彰化報導】為培養校園生命教育講師,落實以生命影響生命,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舉辦「2025電影讀書會帶領人培訓」,4天課程將分三梯次進行,5月17、18日在佛光山惠中寺及福山寺揭開序幕。來自全台88名校園生命教育講師、人間佛教宣講員及校園讀報教育老師參與培訓,台北大學教授方隆彰以電影《台灣超人》為題材,帶領這群具有生命教育使命感的學員,深入發掘電影背後翻轉生命的強大力量。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開訓時說道,校園生命教育旨在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無限的可能性,而比起單向說教、看電影更能吸引年輕人。藉著《台灣超人》這部電影,觸動每個人內在的感動,進而引發他們找到自己的潛能,就是珍貴的生命教育。方隆彰提到,過去的校園生命教育,偏重講演式的單向學習,這次嘗試以電影作為媒介,運用讀書會帶領人提問、討論的參與式引導,與學生進行深度對話,啟動學生由內反思自身經驗與材料影片的連結,達成自我教育的效果。「教育不是販賣知識,要回歸人『希望被看見』的需求」,方隆彰引用心理治療大師亞隆在《心靈時刻》的觀察:當一個生命發現自己「被在乎」,就能發揮向上提升的潛力。方隆彰透過電影《台灣超人》裡每位主角的共通點及差異處提問,啟發學員反思《台灣超人》電影傳達的核心價值,以及人面對不同樣態障礙時的強大潛力。如何進行電影讀書會?方隆彰以「看、讀、談、想」說明,電影共學的觀賞、消化與讀解、討論與分享,及自我深度對話的4個階段。帶領人依據電影角色、事件、人物彼此間的關係或衝突、關鍵轉折來找尋議題線索,從而凝聚主題、發現核心價值,並依照核心價值來設計提問。2天的培訓,方隆彰與學員互動熱烈,實際演示讀書會作為合作式學習平台的優異性。學員蔣家平肯定人與人的真實接觸,比起AI單向提供的資訊更具溫度,在講師的引導下解構電影,發現更多影片隱含的深意,參加培訓除了精進學習,未來還能協助校園生命教育,真是收穫滿滿。賴音如表示,「電影」短時間提供大量的題材,透過四層次的提問和對話,能有效呈現影片的核心價值;看電影前「引起動機」,可以讓學生產生聚焦效果;「營造開放、安全的教學環境,建立師生關係,讓學生可以被理解、被接納及被肯定」是她學到的教學心法。 佛光山開山五十九週年 台北道場抄經祈願世界和平2025 年 5 月 18 日惠中寺辦「金剛惠中分隊培訓聯誼」 展現莊嚴威儀與護法承擔2025 年 5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