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線西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見和諧人間

【人間社 劉璧華 彰化報導】
為響應教育部推動「社會情緒學習」,佛光山福山寺鼓勵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彰化第一、二區各分會積極參與。由線西分會主辦、彰化社區大學協辦的「生命教育十堂課」校園講座,於4月29日走入彰化縣線西國小,邀請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部善財講師吳鴻明主講「從人際看和諧人間」,全校一年級至六年級逾600位師生一同參與,現場互動熱烈、收穫豐富。

吳鴻明以輕鬆提問開場:「希望人際關係好的人,請舉手。」學生熱情回應,並分享對好人際的看法,如愛笑、脾氣好等。吳鴻明進一步透過選擇題引導學生思考:當朋友有困難、情緒低落時,該如何傾聽、理解與支持,逐步培養同理心與人際敏感度。

講座中播放一段關於奇異鳥的影片,沒有翅膀的奇異鳥努力想飛,引發學生深刻共鳴,有些事看似理所當然,對某些人卻是一種挑戰。分享自身故事:自幼父母離異,缺乏家庭照顧,變得自卑。有同學覺得他不說話、是「怪咖」。尊重別人的表現背後可能有原因,學會理解與同理,是建立好關係的重要一步。

國中時因家境困難在麵店洗碗,某次寒流中打工,卻被同學嘲笑,這段經歷至今仍留在心中。提到對方多年後說那只是開玩笑,但在別人心裡可能留下一道傷痕。國中時自己不擅社交,正因為老師的關懷和鼓勵,決定參加童軍改變自己,漸漸有了自信。之後,成了家扶中心的義工,曾對一位遭家暴的女孩說:「妳無法選擇家庭,但可以決定未來。」多年後巧遇,女孩說正是那句話和當時陪伴,鼓勵走出陰影,現在也希望成為助人者。有時,一句話、一個行動,就是他人走出困境的力量。

吳鴻明提出改善人際關係具體方法:第一,從說話開始,常說好話、多鼓勵;第二,從家人開始,學會感謝與表達愛;第三,走出去服務,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勉勵學生:人際關係不只是與他人的互動,更會形塑人格與未來。

六年級學生黃頂赫回饋,學到要尊重每個人,主動關心那些平時較少與人互動的同學。張彤瑄說,這場演講體會到:「對父母說愛要趁早」,希望能把握機會表達愛。趙翊祺分享,要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因為出生背景無法選擇。希望能從日常中多稱讚他人,傳遞信心與溫暖,也不忘對家人說「我愛您」。

講座結束後,校長陳龍彬致贈感謝狀給吳鴻明與線西分會分會會長林俊旭,並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提升與同學、家人間的互動,讓學習與生活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