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一蓮花列車開進劍潭里 做個樂齡老人

【人間社 陳重晴 台北報導】
國際佛光會北市南四區中山六分會於6月25日於劍潭里舉行一社區一蓮花講座,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鄧淑明主持,邀請北五區區委余美玉、大安三會督導包芷螢、中山七分會會長陳淑華三位與談,探討如何「做個樂齡老人」,近30位里民參加,連103歲的老奶奶也坐著輪椅歡喜聆聽。

里長黃開芳表示,在這紛紛擾擾的時代,要能不被影嚮確實不容易,但「有佛法就有辦法」,辦法就是聽聽佛光山義工教導大家,相信有所受益。

鄧淑明首先提到,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大家同堂共學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把握每個學習機會,為自己多積些福德資糧。也提醒大家要活就要動、觀念要正確

余美玉以「老人自愛」為題,提到處理老人的問題,需要老人自覺、自愛才能根本解決,比如自我保健、自我反省、自我年輕、自我結緣、自我娛樂、自我儲蓄、自我尊重、自我肯定。一直以來身體很好,自覺原因來自「正確的信仰」,遇到事情轉念。每天在道場做義工,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就很健康。鼓勵大家平時不比較、不計較,每天開心的笑,快快樂樂才是最重要,老了要明白知足是高人,心寬是聖人,健康才是有福人。

包芷螢以「退休的春天」為主題,告訴大眾,退休的人只要懂得安排或加入義工行列,退而不休的生活空間,會更寬廣自在;也建議可以參與松柏聯誼會、銀髮俱樂部、長青旅行團、延壽加工廠。分享自己因師父一句「參加團康很好玩」就一頭栽進道場的團康世界,給人歡喜,自己也快樂。記得有次在養護所帶動唱時,激發中風的阿嬤很高興的跟著擺動,當下就發願生生世世都要以團康帶給別人快樂。所以響應大師「忙就是營養」。

陳淑華以「老人的智慧」分享,老人歷經歲月的磨鍊,擁有許多的智慧、經驗、常識、涵養等,不是光靠聰明才智所能獲得的。她也以自身參加佛光會義工的學習,學習大師的「無限法財」,你大我小、你對我錯,將所學的佛法落實在生活中「藉事練心」,在生活中體驗「有佛法就有辦法」。過程中增長很多的智慧與力量,覺得「越老越能承受」一些年輕時不能忍受的問題。感受到「身心也慢慢的沉靜」,心性也漸漸地「穩定」了。鼓勵大家要多運動,保持身心一致的健康,不忘提醒大家,不能執著、凡事放得下!就能做個有智慧的可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