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2025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實踐環保新風尚 綠色行動護持地球永續

【人間社 戴慶華 台北報導】
佛光山2025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於3月2日下午在台北小巨蛋隆重舉行,超過1.5萬人現場參與,並透過電視及網路同步直播,讓全球百萬信眾共同點燈祈福,祈願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在全球關注環境永續的趨勢下,今年的法會不僅是一場心靈的共修盛會,更成為佛教團體實踐環保、落實永續發展的表率。主辦單位佛光山及承辦單位國際佛光會以「環保與心保,共生與共榮」為核心理念,透過一系列低碳環保舉措,將永續意識融入活動細節,展現對地球環境的關懷與承諾。

本次法會全面導入綠色行動,透過以下多項環保措施降低活動碳排放量及相關節約環保貢獻之一:電子入場券取代紙本門票,主辦單位指出,為減少紙張浪費,本次法會全面採用電子入場券,取代傳統紙本門票。據估算,此舉減碳效果高達98.38%,減少245.32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20 棵大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大幅降低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國際佛光會指出,電子票券不僅能提升活動管理效率,更能有效減少印刷、運輸及廢棄處理的環境影響,體現智慧與環保並行的永續理念。

之二:環保紙裝水取代一次性塑膠瓶,今年主辦單位提供紙裝水,採用FSC國際森林驗證與Bonsucro可持續甘蔗認證的環保包裝,以減少塑膠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彰顯這不僅是一瓶純淨的水,更象徵著環保與心保的實踐,呼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推動的環保理念。

之三:低碳光明LED照明取代傳統燭光,為進一步減少碳排放,法會現場全面採用低能耗LED燈,取代傳統燭光,確保活動莊嚴肅穆的同時,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與碳足跡。

之三:全程蔬食,減少碳排放,活動期間全面推行「綠色餐桌」理念,提供純素供餐,減少肉類生產對環境的負擔。據英國牛津大學2023年的研究顯示,15,000份無蛋無奶的全素餐點,對比一般中度肉食者的碳排放量,可減少68,550公斤CO2e,約相當於5,500棵樹的年吸碳量。國際佛光會表示,選擇蔬食,不僅是護生的慈悲行動,更是守護地球的具體實踐。

之四:倡導環保與心保,讓善行成為永續力量,佛光山表示,希望透過這些環保行動,讓每位參與者在修行的同時,也能將環保意識落實於日常生活。「環保不只是行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選擇電子入場券、使用環保水瓶、響應蔬食,便是在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這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展現。」

透過這些細微但有力的改變,將使環保意識深植人心,讓修行與永續並行。此次禪淨共修法會的環保實踐,為宗教界推動環境永續立下新的典範,展現佛教對生態保護的積極行動力。佛光山及國際佛光會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環保實踐,推動更多符合「環保與心保」理念的法會與活動,並邀請全球佛光人與社會大眾共同參與,讓環保成為一場長遠的修行,讓善與光明的種子持續發芽,點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