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寺「一社區一蓮花」 分享幸福樂活之道

【人間社 蔡榮宗、陳淑貞 台中報導】
佛光山妙法寺與國際佛光會台中港第二分會7月28日於台中市沙鹿區興仁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陳慧芬主持,國際佛光會人間佛教宣講員李森棋、紀秉富、林燕芬與談。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幸福百法》中〈養生〉為題,透過有趣的健康操、PPT照片解說,與眾分享「養生」之道。蒞臨貴賓有台中市議會副議長秘書陳柏佑、沙鹿區公所人事主任林佩蒨、興仁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啟宗、興仁里里長劉驊慶、興仁里老人會會長吳信雄,逾100位社區民眾、義工聆聽受益。

陳慧芬詢問大眾壽命活多久才是恰當,有人說100歲、有人說80歲、有人說活得有品質最重要,透過三位與談人的分享,進而了解,其實壽命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心健康,而快樂是健康的關鍵,因此鼓勵社區民眾多多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讓心情保持愉快和活得長壽。最後檀講師帶著大眾一起讀誦〈向藥師如來祈願文〉祈福大眾生活自在、事事如意、身心康泰。

李森棋從「心藥方」一文指出,星雲大師強調做人要有寬容、放下、謙卑、慚愧、正派和清淨的心,回想自己30多年前,擔任印刷廠的美工業務,很自豪自己行銷能力強,後轉職保險業務,但待人傲慢,連同事都看不下去,送給他「謙受益,滿招損」六字,當時還是我行我素,吃了虧仍不自知。直到加入佛光會才懂得,一切是許許多多的因緣和合,要仰仗眾緣成就的,也慢慢學習如何從佛光會員精神行三好四給,廣結更多的善因好緣、謙卑的心待人,服了這帖「心藥方」,才能改變自己,工作更加順利圓滿。

紀秉富分享〈長壽〉這篇文章表示,大師說身體壽命的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如果能夠效法往聖先賢,留下立德、立功、立言的精神,必能為自己的生命留下璀璨的歷史,這才是真正的長壽。自從30年前加入佛光會以後,他把自己以前的不良習慣都改掉了,也常常當義工多布施,參加分會舉辦的活動,學習觀世音菩薩慈悲喜捨的精神為眾生為社會來服務,也期許能為自己活出「人生三百歲」,成為心靈上的長壽菩薩。

林燕芬則以〈素食的利益〉分享,因爸爸罹患了胰臟癌末期,醫師束手無策,發願生生世世都吃素祈求父母健康,如今母親已經95歲,還能行動自如,在德國的女兒、女婿全家吃素,孫子無論讀書、體育踢足球成績出色亮眼,吃素如同大師所言可以增強精神力與智慧力;自己也認養一處公園地,憑著守護大地的慈心,如今綠意盎然,為社區一方淨土。

陳啟宗致詞時說他們家的電視只有佛教台,尤其他最愛人間衛視聆聽星雲大師開示,充滿智慧法語,他也希望佛光會可以跟社區發展協會結合,多多舉辦有益民眾的活動,8月3日也歡迎國際佛光會港二分會來興仁里活動中心舉辦佛學會考暨聯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