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2023 年 8 月 28 日 鳳山第一分會 社區講座談養生 【人間社 洪佩蓮 高雄報導】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高雄鳳山第一分會主辦,鳳山區文華里協辦,高新第一督導區、佛光山鳳山講堂指導的「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主題「養生」。8月26日於佛光山鳳山講堂四樓會議廳,聚集了125位里民聆聽「養生」之道。鄭金珠老師帶領全場聽眾手舞足蹈表演4首曲目〈123到佛光山〉、〈三好歌〉、〈愛就是惜〉、〈我們都是佛光人〉,不僅為講座揭開序幕,更讓許多首次接觸人間佛教的里民耳目一新。講座前,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開示,鳳山講堂位於文華里,歡迎左鄰右舍的好朋友回到講堂共學。法師為大眾解說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理念,並教導「蓮花手印」的手勢和含意,期許大眾要發自內心把「祝福」送給我們的親朋好友甚至是擦身而過的人,更要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時時掛在我們的意念裡,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法師祝福與會大眾:平安吉祥、心想事成。講座由檀講師黃明侃主持,督導趙良燕、文華里長張嘉玲與談。黃明侃以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幸福百法 養生-1》:莊子的養生思想為大眾說明,真正的「養生」不只注重外在物欲的追求,時刻向內自省,充實精神心靈,避免過度的勞累,形體造成疲乏,困頓身心,兩者都依其本性發展,安適自在生命的意義才足以呈現。〈養生-2〉:「抗衰老不是逆齡,而是最大延長健康人生」。黃明侃引述哈佛醫學院教授辛克萊接受專訪時提出一道顛覆認知的觀念,「衰老是病不是命。正確飲食,可以確實延緩衰老時鐘。」謹記:吃得少、動得多、睡得飽。黃明侃提醒大眾,人類的健康80%歸咎生活方式,DNA僅占20%。張嘉玲以影片分享健身運動,張嘉玲說,運動是最簡易自我保健的方法,但是必須有恆心、有耐力。並以自己的人生經歷、體悟告訴里民。經過一場手術後,他體悟到基本的養生: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多運動,當遇到被里民抱怨、情緒低迷或是偶爾失眠,他則以「念佛」方式釋放內心的壓力。趙良燕說明素食的利益。素食可以改變體質、有益健康又可節能減碳救地球;延緩老化、青春美麗;精神飽滿、耐力持久;神智清明、腦力敏捷;清心寡慾、少憂少惱;不濫殺生、增長慈悲。他並以親身經歷暢談茹素後的真實利益:民國84年時任省議員,由於開會、加上應酬多,被診斷出「大腸躁鬱症」外,健檢表上一堆紅字嚇壞了他,當下決定改變飲食習慣與不正常作息。今日在現場展現最近的健檢指標全部由紅轉藍,現身說法,贏得全場掌聲。黃明侃結語:養生之道有人從運動中、信仰上、工作中、生活裡獲取養生之方。猶記星雲大師曾說,養生之道在於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於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養生其實與為人處世是一樣的。覺海法師領眾恭讀「向藥師如來祈願文」後,鳳一分會會長林梅香向與會里民介紹,無論各位想聽經聞法、經教修持、參加合唱團、學習書法、學插花、學佛畫、學茶藝等等,鳳山講堂學習大門永遠為您開著。 公園里社區講座 暢談婆媳相處之道2023 年 8 月 25 日鳳祥分會「 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品味人生2023 年 8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