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觀看生涯規劃 年輕學子熱烈回應

【人間社 賴守婉 新北鶯歌報導】
新北市鶯歌國中於4月21日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劉秀勤,在鶯歌國中學務處進行線上「從國際觀看生涯規畫」生命教育講座,全校1200位學生在教室中收看,校長江明泱與學務主任蘇春和對於演講內容能打開學生國際視野,予以肯定與讚美。

一個國中生如何打開國際觀呢?讓國際觀可以輕鬆掌握,要如何執行呢?劉秀勤提出7要點,首先是開始學習一門外語,觀看國際新聞。二是參加國際性活動,例如學生交流或者國際夏令營。三是關注國際時事。四是選擇國際化課程,有助於未來的生涯發展。五是體驗不同國家的美食和文化。六是開始學習一種新的文化藝術。七是增強軟實力的情感智慧。

講師提到日本的壽司、拉麵、和菓子與茶食、韓國的泡菜、越南的法國麵包與河粉,都是大家熟知的外國飲食,其背後有文化的意涵。而台灣的珍珠奶茶深受歐美人士喜愛,說明今日世界飲食的學習與交流,促成人類生活更加幸福。

劉秀勤提到,家裡瓦斯用完時,趕緊請煤氣行送瓦斯來,講師與煤氣行送貨員閒聊時,好奇地請問瓦斯從哪個國家運來?答案竟然是俄羅斯。劉秀勤進一步說明,台灣有許多物資來自國外,對國際事務一定要有所了解,要觀察全球化的影響下,某件事情的發生,會如同「蝴蝶效應」般,一路延伸發展下去,終究會影響到台灣。

目前人工智能(簡稱AI)普及,工作漸漸被AI取代,未來人類是否會集體失業呢?人類智慧中的前二者,包括機械智慧和思考智慧,可能被AI 取代,但是講師提到第三項的情感智慧,卻是AI無法處理的。所以需要創造力、同理心、溝通表達力、與談判能力的工作,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

劉秀勤說,培養良好人際關係,是人類的強項,可經由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來培養而提高。青年可藉由參與公益旅行,把自己的感恩、熱情與服務分享給世界。鼓勵國中學生能預做生涯規畫。講師提出「你以為是成功的人才有國際觀,其實是有國際觀的人才會成功。」雖然是線上演講,鶯歌國中的學生卻從演講受益良多,在線上傳達對講師熱烈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