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

〔2022世界理事會線上會議〕永遠從關懷出發 無遠弗屆的慈悲

【人間社 林靜玉 台北報導】
北市北第六督導區及北海區共同策劃「佛光會深耕台灣30年-永遠從關懷出發」,10月4日進行線上圓桌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高淑敏擔任主持人,禮請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暨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李德全,以及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北區執行長朱玥與談,近100人參加並分享。

滿謙法師開示,佛陀關懷人的老病死生,要眾生離苦得樂,佛陀的本懷是「人間佛教」。大師設立國際佛光會,從本土擴展到世界各地,佛教猶如大梵天的寶珠交相輝映、光照大千。大師一生「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為志向,秉持「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教育理念,推動佛光會走向全世界。大師弘法八十年,一切從人需要的關懷出發,關懷人間,福利社會。佛光會一切活動如「日不落國」的精神,都是從關懷世界、人間出發。例如「蔬食慢跑、蔬食A計劃、愛護地球」活動,佛光會五大洲一呼百應,這就是佛光精神「永遠從關懷出發」。

李德全檀講師指出,有活動就有生命、力量,佛光會深耕30年的發展不僅要靠信仰的凝聚力,更要透過四大多元活動充實内涵。他分享關懷活動有三方面:一、慈悲服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信念,積極投入急難救助的人道關懷;二、全人教育,為人生的每個階段,提供了適合的生活教育及修行法門;三、淨化人心,將人間佛教的光明,歡喜散佈人間,帶動社會追求三好、真善美的善良風氣。

「佛光山慈悲福利社會基金會做些什麼 ?」執行長朱玥指出,佛光山慈悲事業依循菩薩度眾「慈悲喜捨」的四種精神,把歡喜布滿人間,以慈善為方便、文教為根本。他以影片介紹歷年活動,慈善事業歷史、服務項目、輪椅助行愛相隨、急難救助、社輔布教、書香生活閱讀有趣、雲水醫療等,引領大家走過佛光山慈悲關懷台灣30年點滴精采畫面。

松山第四分會會長郭庭蕙問:「請問住持在海外弘法時,面對不同的信仰、語言、種族、文化,最難推動的部分?以及如何突破困境?」滿謙法師說,海外弘法最重要的是宗教關懷及融合,只要有真誠的心,一定可以轉化困境。例如佛光山在法國舉辦「三好兒童營」,孩子成為親善大使,促進宗教的融合,突破回教的心防;俄烏戰爭期間,佛光人捐贈物資送關懷;永遠從關懷出發是「無遠弗屆的慈悲」,世界需要慈悲、平等互待。

松誠分會會長蘇麗卿問:「自己很渺小,如何在日常生活實踐慈善關懷?」滿謙法師開示,佛光人要自覺「本自具足佛性」。他引用「救海星故事」提醒,佛光人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渺小,懂得以慈悲關懷為出發點,無論大小事「盡其在我」去做就是慈悲關懷。

松吉分會會長喻美玲分享,教育是最大的慈悲,讀報教育輔導將近十三萬學生,以課綱為主軸及«人間福報»為教材,跨越宗教、採雙向互動啟發學生思考動力,讀報教師以大師「三好」理念紮根校園。般若分會會長吳黎明指出,今日聆聽佛光會各種慈善活動感動無比,說明這不是「寂寞的慈悲」。